塞罕坝位于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交界处,300多年前曾是我国清王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地处我国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气候区,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区。该区域具有森林、草原、湿地、沙地等多种生态景观类型,是开展生态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等教学和研究的理想场所。北京大学生态与环境观测系统—塞罕坝实验站(简称“北京大学塞罕坝生态站”)于2004年启动建设项目,2006年建成,2007年投入使用。2010年成为北京大学本科教学示范实习基地和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生态站配备有实验室和科研人员生活保障设施,可同时容纳100人左右研究人员在站生活和工作。生态站已建成多处高质量的野外观测场和野外研究平台。这些野外观测场和研究平台主要有:不同林龄营分添加平台、森林降水控制平台和草地退化平台;生态站也建有长期测观设施如常规气象观测场、大气痕量气体观测站和长期固定样地等。经过多年研究积累,依托该生态站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塞罕坝站已成为北京大学及其他多所高校野外生态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学、生态遥感等野外教学实习的基地。

北京大学塞罕坝生态站通过长期野外定位观测和大规模模拟与控制实验,开展生态系统营分循环、全球气候变化与植被生态响应、地下生态学、植被恢复与重建、荒漠化治理及首都生态安全等人们普遍关注的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长期的研究。

北大生态定位站与野外实习